培根:这个32平米的破烂工作室,见证了我最辉煌的三十年

  美术圈 阅读数:5836

凌乱的工作室是培根作品的一部分,正如他自己说的:“在这片混沌中,我感觉这是我的家,因为混沌为我开启了形象。”


弗朗西斯·培根和早于其三个多世纪出生的英国著名作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同姓,两人确有亲戚关系,不过培根极少提及自己杰出的家族,因为他是从家族里出走的“异端”。


1992 年他离世时,法国的报纸上刊登了许多文章,说弗朗西斯·培根是同性恋者、吸毒者、酒鬼、世界上要价最高的画家,报纸已经把自己的读者当成了蠢蛋。后来又有些专家写文章,说他们认识这位画家:他属于英国流派,表现主义类的。还有一些相册,表现他不拘小节、杂乱无章的生活:他收集桌子、椅子、画架、鸭绒压脚被,铺地毯的地板上到处是报纸、照片和书。


当然他还有一个更杂乱无章的地方,就是他的工作室。


以耶稣受难像为基础的人物三习作 1944


15 岁时,培根被父亲发现正试穿母亲的内衣,于是遭扫地出门。他最初以室内装潢和制作家具为生,事业发展得很顺利,不过 1929 年,在伦敦的画室画了最初的几幅油画后不久,他便决定做个真正的画家。


但作为艺术家的成功迟迟未来,直到 1944 年,他创作了伟大的三联画《以耶稣受难像为基础的人物三习作》。


培根于 1961 年搬入这所著名却可以称之为简陋的工作室( 7 Reece Mews,London SW7 ),此后一直住在那里直至去世。


1961 年秋,培根搬入伦敦南肯辛顿的小巷里斯缪斯7号,在这里开始生活并创作。这个简朴的房屋原本竟是一个马厩,当他搬进去时,只有设备简单的生活区和一间屋顶采光的工作室。


这个“马厩”工作室只是一个长 8 米、宽 4 米的小屋。画室的地板上堆积着杂乱无章的材料:纸箱里装满从艺术画册和杂志上剪下来的图片,地板散落着上百张被撕裂的照片、犯罪现场的插图、病理学的图片、报纸、电影明星和田径运动员插图的碎片等。

直到 1992 年去世,培根在这个神奇的空间里度过了生命最辉煌的三十年。这个拥挤混乱的空间中满是附着颜料的地板、墙壁、门框,随处可见残破的各类书籍、杂志、报纸、相片、碎布、纸片……看似杂乱无章的材料和斑驳的碎片呈现出培根的心灵。

凌乱的工作室也许是培根作品的一部分,正如他自己说的:“在这片混沌中我感觉这是我的家,因为混沌为我开启了形象。”


培根生前曾说:“你看这是我的工作室,这些散落在地板上的照片都已残缺不全。我保留着它们,并用来为我的朋友们画肖像。比起直接描绘他们本人,照片这样的记录对我来讲更易操作,我可以独自工作并感觉更加自由。”


1992 年 4 月前往马德里之前,培根把“马厩”托付给了晚年结交的好友贝瑞·焦尔,画室中大约有 1500 件作品及文献。众所周知,培根是一个不需要准备草图的画家,他喜欢这样自我介绍:一个直接画画的画家,没有任何中间途径。

“马厩”里的作品不能叫草图(因为它们不是为某一幅画准备的),却也证明他的油画不是凭空完成的。由于收藏条件不足,贝瑞·焦尔把绝大部分作品捐赠给了伦敦泰特美术馆,自己持有其中 100 件。他们签署了协定,美术馆承诺精心存档、完整研究和编目所有物件。当时,这是泰特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捐赠,《泰晤士报》估算总价值约 2 亿英镑。

相关阅读
都翻到这了,就下载一个美术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