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你说我是“坏画”,现在我让你高樊不起

  美术圈 阅读数:3863

诞生于联邦德国的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发起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涌动的20世纪70年代。不同于商业色彩浓重的美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出现形式上是作为对抽象主义和极简主义的抵制,实则力图通过对绘画形式的回归,来摆脱文化霸权的支配和消费主义的吞噬,从而使创作者的主体性得以强化和突显。从乔治·巴塞利兹的倒置人像,A.R.彭克的“世界图像”到西格玛·波尔克充满奇幻色彩的拼贴绘画……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几位代表艺术家的创作形式虽各有不同,但是强烈的政治表达欲望,对民族命运和政治风云的关注成为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在成立初期,德国新表现主义因其强烈的主观表达和粗砺的质感,一度被人们冠以新野兽主义、“坏画”(Bad painting)等代名词。而时至今日,这场艺术运动已经成为一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潮流,不仅其艺术价值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艺术市场上也多有不俗表现。正如意大利著名艺术评论家卢西·史密斯对德国新表现主义所评价的那样:“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似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轨道,由完全的抵制到全盘接受……新表现主义对他们来说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学院艺术。”

德国新表现主义更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其画风往往富有带有鲜明的德国民族个性,并在画面中不断探寻绘画与本民族艺术、历史的关系。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兴起再一次证明了即使形式的语言已经走向极限,架上绘画在其内容以及精神范畴中上仍然具有可以延伸的空间,二战、冷战、纳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都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常用母题,如基弗笔下焦灼的土地、吕佩尔茨画面中的钢盔与骷髅,艺术家将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的意识转化为绘画的主题与想象,重新加以阐释,而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所选择的是一条社会学角度的前卫之路,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美学领域的探索。

就艺术地位而言,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群体已不需要通过任何方式来证明什么了。作为当下欧美艺术市场中的强力股,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每每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以显赫的交易数字提醒我们当毕加索、梵高、雷诺阿、莫迪里阿尼等西方传统画家不断成为拍卖场的吸金大户时,千万不要忘了还有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存在。尽管,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进入世界的舞台也仅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但事实表明30余年的时间也足以构成一部令人欣喜的画界传奇。

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市场,在代表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整体呈现稳步上扬的同时,不同艺术家之间的价格差异却较为悬殊。在巴塞利兹和安塞尔姆·基弗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以高于1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西格玛·波尔克也已轻易突破了2000万美元的大关时,A.R.彭克和约尔格·伊门多夫等人的作品最高成交价格尚徘徊在数十万美元这个梯队中,而且最近两年并未呈现出大的起伏空间。探析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一方面,不排除市场投机因素的存在,如已经在艺术史中占据一席之位的艺术家的离世会直接导致其作品的稀缺性,波尔克在2010年的离世,直接促成了其作品在2011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也加固了他在现阶段作为最贵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地位。另一方面,艺术家的艺术影响力和公众的接受程度也是决定其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

下面小咖向大家介绍这几位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帅大叔 ☟☟

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生于1941年,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三巨匠中的一位,与巴塞利兹和里希特同为德国国宝级艺术家。他多才多艺:绘画、雕塑、作诗、钢琴、爵士乐演奏无所不通,他自视为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中的一位。身为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和院长达20余年,是60年代以来欧洲绘画复兴的主要推动者。他狂放、执着、敢言、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外表的完美,因而拥有大量崇拜者。吕佩尔茨是在世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是绘画复兴的典型代表,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西方艺术家之一。

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更为注重的是对艺术本体发展的探寻,从绘画形式语言本身和绘画体裁入手,执着地从中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吕佩尔兹是全能型艺术家,他的油画与雕塑闻名于世,而版画方面,他在任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院长期间培养出了如德国木刻版画代表人物马蒂亚斯·曼森,费利克斯·德吕泽和马尔库斯·厄仑等人。

吕佩尔茨1992年创作的套色铜板蚀刻“Vanitas-虚空”系列是他的版画代表作,延续了吕佩尔茨对历史与文化的反思,创作的主旨来自《传道书》中“一切皆是虚空”,在虚无中重新思考历史、记忆与生命对人的意义。同时,可以看到吕佩尔茨精彩绝伦大师级的版画制作技艺。

Vanitas-虚空

作者:马库斯·吕佩尔兹

套色铜版蚀刻 | 77cm x 56cm | 1992 | 版数:9/50

签名:M.L

Vanitas-虚空 III

作者:马库斯·吕佩尔兹

套色铜版蚀刻 | 77cm x 56cm | 1992 | 版数:9/50

签名:M.L

Vanitas-虚空 VI

作者:马库斯·吕佩尔兹

套色铜版蚀刻 | 77cm x 56cm | 1992 | 版数:9/50

签名:M.L

乔治·巴塞利兹

乔治·巴塞利兹1938年出生于德国萨克森。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发展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将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被焚毁的德国土地和风景上重现出来。巴塞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形象倒置”的方法创作绘画。在这样的画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颠倒,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

无题

作者:乔治·巴塞利兹

铜版蚀刻 | 46cm x 60cm | 版数:12/50

签名:Georg Baselitz

无题

作者:乔治·巴塞利兹

套色木刻版画 | 65cm x 105cm | 2016 | 版数:44/50

签名:Georg Baselitz

彭克

A.R.彭克,1939年生于德累斯顿,在东德接受艺术教育,后来到了西德。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彭克参与创造了德国新表现主义美术潮流。在原来表现主义的基础上,他参照了未来主义﹑形而上画派的表现语言,吸收了50年代以来一些流派的手法,使现代艺术具有新的反叛精神。

A.R.彭克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对原始艺术的热爱,重新在自己的画中复苏了表意符号、象形符号和书法,让人回想起洞穴文化,古埃及、玛雅和非洲的艺术。他相信原始人的精神同现代人是类似的,而原始图像对二者而言同样可懂。此外,彭克认为这一主题物传达了冷战时代的恐怖与隔离的心理经验,特别是德国一分为二之后的情况。所以,他的作品是其新表现主义同伴们所共有的危机心态的典型代表。

两个女人

作者:A.R.彭克

铜版蚀刻 | 87cm x 70cm | 版数:13/20

签名:A.R.Penck

动物与舞蹈的人体

作者:A.R.彭克

套色铜版蚀刻 | 100cm x 77cm | 1980 | 版数:10/20


相关阅读
都翻到这了,就下载一个美术圈吧~